爱心传递,山城之光: 游友公益“火炬助学”重庆酉阳家访纪实

作者:钟华 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15:38:09


爱心传递,山城之光

{ 游友公益“火炬助学”重庆酉阳家访纪实 }

✧ ✦ ✦


5月16日游友公益“火炬助学”重庆酉阳家访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。这是一次心灵的远行,也是一次爱的传递,它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,吹进了大山深处,唤醒了沉睡的希望。


爱心汇聚,共筑梦想

5月17日上午,在重庆市酉阳武陵山国际大酒店内,一场别开生面的家访培训活动悄然上演。会议室里,来自重庆市酉阳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谢江、酉阳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刘洪义,以及深圳市游友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理事丁波岩、秘书长杨逸等领导与嘉宾齐聚一堂,与来自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湖南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23VC一班等地的27名志愿者,以及酉阳渤海中学和实验中学的20名老师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了此次培训。他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,准备将这份沉甸甸的爱,传递给酉阳大山深处的孩子们。


山路崎岖,爱心无界

9时整,家访队伍分成10个小组准时出发,对90名学生进行家访活动。山路蜿蜒曲折,车辆在山间穿梭,仿佛进入了一场无尽的探险。第八组经过两个小时的山路颠簸,志愿者们抵达了第一家家访的学生家。随后,又经历了半小时的山路、索道换乘和再次一小时的山路,才抵达第二个学生家。就这样,志愿者们在深山老林中穿梭,直到下午6点,竟然只走访了4名学生。这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“山城重庆”的真谛,所到之处,目之所及,皆是连绵不绝的山峦。


然而,志愿者们并未因此气馁。下山后,大家开启了“深圳速度”,在4小时内迅速完成了7个家庭的走访。晚上11点前,志愿者们圆满结束了当天的家访行程,共走访了4个乡的11名学生。11名学生,14个小时,全程500余公里(其中崎岖山路占据了大部分),虽然过程艰辛,但大家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感触。


另一组志愿者的经历同样令人难忘。志愿者们踏上了对6名学生的实地家访之路。细雨中,车辆缓缓启程,山路蜿蜒曲折,泥泞不堪。车轮碾过泥水,溅起的水花拍打着车窗。雨刷拼命摆动,却仍难以抵挡朦胧的雨雾。车内的空气潮湿闷热,引擎的轰鸣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首独特的“山路交响曲”。


陡坡上,轮胎打滑,大家不得不下车推车,泥水浸透了裤脚,冰冷刺骨。拐弯处,塌方的碎石拦住了去路,志愿者们只能绕行更远的山路。就这样,他们在风雨中艰难前行,直到天黑才抵达最后一家学生家。


从白天到黑夜,酉阳200多公里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见证了志愿者们的坚韧与毅力。爬不完的坡、翻不尽的山头、每一个弯道都像在悬崖边起舞……这不仅仅是一场家访之旅,更是一次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和超越。


在家访的过程中,志愿者们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生活的艰辛,更被他们的乐观与坚韧深深打动。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亲切交流,倾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用爱与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。


家访的每一站,都充满了温情与感动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,告诉孩子们:在这个世界上,有人愿意为他们点亮一盏灯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

爱与责任,同行致远

经过三天的艰苦努力,志愿者们圆满完成了对90个孩子的家访行程。虽然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,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满足与喜悦。这次家访活动,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山区教育的艰辛与不易,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爱与责任的重量。


“火炬助学”不仅仅是一个公益项目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它像一束光,照亮了山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;它像一座桥,连接了城市与乡村、爱心与希望。在这场爱的传递中,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了最闪亮的星,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




随着家访活动的圆满结束,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踏上了归途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未来的日子里,“火炬助学”能够像一盏明灯,照亮更多孩子的求学之路;像一股暖流,温暖更多家庭的心田。因为,在这个世界上,有一种力量叫做爱,它无坚不摧、无所不能。


此次活动特别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23VC一班的同学、酉阳教育发展基金会、渤海中学以及实验中学的老师志愿团队的大力支持。